百词典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

时间: 2025-05-01 17:20:25

诗句

拜官江上客,乘马不乘船。

独畏蛟龙浪,将归风雨天。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0:25

原文展示:

送洪州通判何太博
梅尧臣

拜官江上客,乘马不乘船。
独畏蛟龙浪,将归风雨天。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
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向您致敬,您是一位官员,正从江边前来,骑马而非乘船。
我唯一害怕的是海里的蛟龙和巨浪,因此在风雨的日子里,您即将归去。
野路被葛花侵蚀,山泉流入肥沃的田地。
您住在巴丘的山下,西边的山路与您相连。

注释:

  • 拜官:向官员致敬。
  • 江上客:江边的来客,这里指何太博。
  • 蛟龙:传说中的水生妖兽,象征危险。
  • 腴田:肥沃的田地。
  • 巴丘:地名,指巴山丘陵之地。

典故解析:

蛟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海洋的危险与不可预测性,古代诗人常通过此意象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何太博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即将远行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深厚隽永。诗人通过描绘友人从江边骑马而来的场景,展现了送别的氛围。开头的“拜官江上客”不仅是对友人的尊重,也是对他官职的认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归途的担忧,特别提到“蛟龙浪”,暗示旅途中的潜在危险,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安全的关心与牵挂。

“葛花侵野径,源水入腴田”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在环境的美丽与丰饶,暗示生活的安定与富足。最后两句“君住巴丘下,西山道路连”则以地理位置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暗示无论多远,友情依旧紧密相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拜官江上客:表达对何太博的尊重,称其为“江上客”,暗示他是从江边来的官员。
  2. 乘马不乘船:描绘何太博选择骑马而非乘船,暗示其到达的方式和背景。
  3. 独畏蛟龙浪:表达诗人对自然灾害的不安,蛟龙浪象征着潜伏的危险。
  4. 将归风雨天:预示着未来的艰难归途,增添了诗的忧愁色彩。
  5. 葛花侵野径: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葛花的美丽与生机。
  6. 源水入腴田:展现了肥沃的田地,象征着农田的富饶与生活的安稳。
  7. 君住巴丘下:指何太博的居住地,带有亲切的呼唤。
  8. 西山道路连:暗示走向何太博的路,表达了双方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蛟龙象征潜在的危险。
  • 对仗:如“乘马不乘船”与“独畏蛟龙浪”,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担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思考,呈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蛟龙:象征着险恶与未知。
  • 葛花:象征自然之美与生机。
  • 腴田:代表丰饶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意象来表达对友人归途的担忧? A. 源水
    B. 蛟龙
    C. 葛花

  2. 诗人称何太博为何种身份的“客”? A. 山上客
    B. 江上客
    C. 水边客

  3. 诗中的“腴田”主要象征什么? A. 危险
    B. 富饶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宏大的情怀,而梅尧臣的诗则更细腻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情感更加深沉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阮 题龙华寺壁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浣溪沙(留别) 送胡仲方 满江红 其二 高帅席上 题禾川飞英疏荣阁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上益公十绝为寿·丹桂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兼葭秋水 舟字旁的字 兆载永劫 气字旁的字 千里投名,万里投主 十死不问 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昧陋 包含演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睽阻 缀辞 民情土俗 嫁殇 松龛 包含园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