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2:00
前林尚含冻,南国使君行。
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
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
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
前面的树林仍然带着寒意,南国的使者正要出发。
逆流而上,春风凛冽,孤舟上仅铺着轻薄的桂木席。
踏歌而行,听到的是古老的习俗,信中提及鬼神也有迷惘之人。
应该识得那些穿朱红色衣服的贵人,手中捧着酒壶,热情地迎接来访者。
“踏歌”一词源于古代的歌舞习俗,常常在节庆或重要场合中表演,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朱衣贵”暗示了权贵阶层的存在,反映了社会的等级结构。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雄州,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与南方的风土人情,表现了诗人对南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的尊重。
《唐寺丞知南雄州》通过描绘春天的氛围与南方的风俗,展现了诗人对南方的赞美与向往。诗的开头以“前林尚含冻”引入,营造出一种初春时节的寒冷感,给人一种生机未至的感觉。接着“南国使君行”,则将目光引向南方,暗示着一位官员将要踏上旅途,象征着政治与人事的交往。
“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描绘了旅途的艰辛,逆流而上的形象与春风的凛冽形成鲜明对比,孤舟的轻盈也显得格外孤独。这种孤独感在接下来的“踏歌闻旧俗”中有所缓解,踏歌而行的愉悦与古老习俗的呼应,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生命力。
最后两句“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则将诗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出对贵族的尊重与迎接的热情。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地位的承认,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敬畏。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南方春天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南方春天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贵族社会的观察,情感基调中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国使君”指的是什么?
A. 官员
B. 诗人
C. 朋友
D. 商人
“踏歌闻旧俗”中,踏歌的意义是什么?
A. 歌唱
B. 踏上旅途
C. 按照传统
D. 以上皆是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兴奋
C. 向往与珍惜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