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46:38
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
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
这世上从来没有能够活到千岁的人,怎么能见到千岁的果实呢?
我只能效仿古人所投的种子,虽然是琼瑶般的美好,所收获的却不止一颗。
梅尧臣,字圣俞,号鹤汀,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1002年,卒于1060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清新脱俗,兼具哲理与抒情。他与诗人苏轼等人齐名,代表了宋代诗歌的高度发展。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朋友蔡仲谋饮酒时,正值桃子成熟的季节,诗中通过对长寿及果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
梅尧臣的《将行与蔡仲谋饮分席上果得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长生与美好成果的思考。首句“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以反问的方式引入主题,揭示了长寿与果实之间的矛盾—尽管人们渴望长寿,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因而不可能见到千年的果实。接下来的“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则通过对古人种植的追忆,隐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尽管无法获得千岁之果,但通过努力,仍能得到一些珍贵的回报,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执着。
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强调了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的重要性。
整首诗反映了对长寿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思考。诗人在追忆古人种植的过程中,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结果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千岁人”是指什么?
A. 长寿者
B. 年轻人
C. 古代人
“琼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贵重的物品
B. 美好的成果
C. 长寿的愿望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长寿与美好成果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1.A 2.B 3.B
梅尧臣与李白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多的是豪情壮志,而梅尧臣则更显沉思与哲学。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而梅尧臣则在追求美好与长寿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