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行与蔡仲谋饮分席上果得桃》

时间: 2025-07-30 00:55:40

诗句

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

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55:40

原文展示:

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
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从来没有能够活到千岁的人,怎么能见到千岁的果实呢?
我只能效仿古人所投的种子,虽然是琼瑶般的美好,所收获的却不止一颗。

注释:

  • 千岁人:指长寿者,传说中能够活到千岁的人。
  • 千岁实:指能够长久生存的果实,象征美好的成果。
  • 昔所投:指古人曾经种下的。
  • 琼瑶:指美玉,象征珍贵、美好之物。
  • 报非一:指所获得的回报不止一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鹤汀,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1002年,卒于1060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清新脱俗,兼具哲理与抒情。他与诗人苏轼等人齐名,代表了宋代诗歌的高度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朋友蔡仲谋饮酒时,正值桃子成熟的季节,诗中通过对长寿及果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将行与蔡仲谋饮分席上果得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长生与美好成果的思考。首句“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以反问的方式引入主题,揭示了长寿与果实之间的矛盾—尽管人们渴望长寿,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因而不可能见到千年的果实。接下来的“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则通过对古人种植的追忆,隐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尽管无法获得千岁之果,但通过努力,仍能得到一些珍贵的回报,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执着。

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强调了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无千岁人”:指出历史上没有人活到千岁,强调长寿的虚幻。
  2. “安见千岁实”:反问句,表示不可能见到这样的成果。
  3. “聊效昔所投”:提到古人曾经投撒的种子,暗示对过去的追忆。
  4. “琼瑶报非一”:说明尽管结果美好,回报却不止一项,象征努力的成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千岁人”与“千岁实”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逻辑性与思辨性。
  • 比喻:将果实比作美好的结果,体现了追求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长寿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思考。诗人在追忆古人种植的过程中,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结果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岁人:象征长寿与理想。
  • 千岁实:象征美好成果与理想化的愿望。
  • 琼瑶:象征珍贵、美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岁人”是指什么?
    A. 长寿者
    B. 年轻人
    C. 古代人

  2. “琼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贵重的物品
    B. 美好的成果
    C. 长寿的愿望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长寿与美好成果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多的是豪情壮志,而梅尧臣则更显沉思与哲学。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而梅尧臣则在追求美好与长寿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五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四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一 咏西螺柑 其一 壬辰 张月楼军门督师剿番喜得捷报赋贺 偕施云舫许蕴伯游竹溪 台南城外有开元寺甚幽静游毕题壁一诗 二月廿九日秋审过堂抚辕大堂外设公案三座邵小村中丞居中位余与藩司居东西位恭纪 仲春斋居柬程翁紫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雨漂摇 弯度 薪传有自 苜蓿盘空 辰字旁的字 昏天暗地 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说黄道黑 龠字旁的字 倚此为命 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旗脚 癶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上弦 武结尾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转结尾的成语 过从甚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