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25
登山西望有怀季长
作者:陆游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
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
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
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
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
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
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
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
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
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已故朋友季长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已经快九十岁,世上同龄人少之又少。尽管年龄大了,但他并不认为这是病态,反而感觉自己愈发强壮。平时对书信的懒惰并不是因为缺乏情意,而是因为忙于其他事务。张卿(季长)是他十分尊敬的人,早年就对其直言不讳。尽管彼此相隔很远,但每每想起他都感到心痛。通过使者问候,诗人能够跨越万里表达对季长的关心。突然间,听闻季长的噩耗,诗人感到文采岂能因此而消失?虽然身体不再,心中却难以接受失去朋友的现实。送别季长之子至岷山,想象着车马成群,自己却只能在门前哭泣,泪水流尽,难以喘息。尽管年纪不算太大,但谁能不想高官显贵?神明掌控着祸福,难道在职务上也会疏忽?九月的霜风初起,站在高处向西眺望,江山在何方,如何才能铲平重重的山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广泛涉及历史、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尤其以抒发对国家和朋友的深厚情感而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反思,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心中忧国忧民的情怀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
《登山西望有怀季长》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辽阔的抒情诗。诗中,陆游通过对季长的怀念,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开篇以“行年垂九十”引入,诗人以自己高龄的身份引导读者进入内心的反思,表现出对老年的无畏和对生命力的追求。接着,通过回忆友人张卿(季长),展现出他对友谊的坚定和对失去的痛苦。这里不仅体现了陆游在个人情感上的真挚,也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人际关系的珍贵。
诗中,陆游将现实与情感结合,写出了人到晚年对生死的思考,尤其是在听闻季长离世的消息后,诗人面临着生死的沉重。在“送子岷山下”这一句,诗人不仅仅是送别,更是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友谊永恒的期盼。最后,诗的结尾在苍凉的自然景色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既有对朋友的追忆,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采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手法,如“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老年人少之又少的感慨。在意象方面,诗中描绘的“霜风”、“岷山”等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整首诗以对友人季长的怀念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岁月流逝和友谊珍贵的感慨。通过对逝去的朋友的追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死亡的反思。
《登山西望有怀季长》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张卿”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季长
C. 另一位诗人
D. 一位历史人物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意指什么?
A. 年纪不大,人人都想做官
B. 年龄与职务无关
C. 年龄越大越有经验
D. 年龄越大越易被忽视
陆游的《登山西望有怀季长》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友人和亲人的怀念。陆游以对季长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思考为主,而杜甫则通过对弟弟的思念,展现了对家庭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