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溪行》

时间: 2025-05-06 02:24:46

诗句

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

逢人问虚市,计日买薪蔬。

烟寺高旛出,山畲一老锄。

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46

原文展示:

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
逢人问虚市,计日买薪蔬。
烟寺高旛出,山畲一老锄。
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急于赶路,拼命与风作斗争。见到路人询问虚无的市集,打算过几天去买柴和蔬菜。烟雾缭绕的寺庙高高的旗帜迎风飘扬,山坡上一个老农正在耕作。躺在书本上醒来时,发现自己醉意未消,头发还未梳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冒雨:在雨中。
  • 牵何急:赶路何必如此急迫。
  • 争风:与风力抗争。
  • 虚市:虚无的集市,暗指市集的空虚与无意义。
  • 计日:计算天数。
  • 烟寺:烟雾缭绕的寺庙。
  • 高旛:高高飘扬的旗帜。
  • 山畲:山坡,指农村的田地。
  • 老锄:老人正在用锄头耕作。
  • 枕书:以书为枕,指沉迷于书本。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雨中、思考生活的景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衰落,深感时局之艰难,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溪行》写于陆游晚年,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在动荡年代的无奈与坚持。

诗歌鉴赏:

《溪行》是一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雨中行走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急迫与无奈。起初的“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展现出一种对生存的迫切感,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压力。接着提到“逢人问虚市”,不仅反映了诗人与他人交往的稀少,也隐含了对时局的失望与对未来的迷茫。

而后几句则转向自然与生活的描绘,烟雾缭绕的寺庙、高飘的旌旗、山坡上的老农,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这种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在喧嚣都市与自然乡村之间的心灵挣扎。最后的“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则表现了诗人沉浸于书本的状态,似乎在逃避现实的生活,反映出他对于知识与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描绘了诗人冒雨行走的急迫与拼搏。
  • “逢人问虚市,计日买薪蔬”: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反映社会的空虚。
  • “烟寺高旛出,山畲一老锄”:通过描绘自然与农民,展现一种宁静的乡村画面。
  • “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暗示诗人沉迷于书本,未能顾及生活细节,表现出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形成了对称的句式。
  • 意象:诗中多次出现自然景象,如“烟寺”、“山畲”,使得画面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动荡社会中的无奈与坚持。诗中既有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也有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烟寺: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 老农:象征着勤劳与坚韧的生活态度。
  • :象征知识与对现实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冒雨牵何急”中的“急”指的是什么? A. 急于赶路
    B. 急于买菜
    C. 急于会友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烟寺”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内心的宁静
    C. 社会的嘈杂
    答案:B

  3. “枕书醒醉里”中的“醉”指的是什么状态? A. 醉酒
    B. 沉迷于书籍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都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杜甫的《春望》虽更多表现国事,但同样流露出无奈与忧虑,两者有着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陆游全集》
  2. 《宋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词典》

相关查询

题等界寺二首 其二 题君山 蔚州晏内遇新雪 题友人所居(即故元少尹宅) 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 喜梦归 恨别二首 春行武关作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疏慵 抹额 吃穿用度 交开头的成语 振冠 颖然 乐在其中 轻言肆口 包含胎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远近闻名 大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栉比鳞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