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0:24
多病睡眠少,长闲怀抱清。
昏灯照残梦,寒漏下高城。
落月澹将没,栖禽静复惊。
谁言冬夜永,辗转已窗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由于多病而难以入眠,内心却怀有一份清静的情怀。昏暗的灯光照耀着残留的梦境,窗外寒风透过高城的缝隙吹入。落下的月光将要消失,栖息的鸟儿静静地复苏,似乎受到惊扰。谁说冬夜漫长呢?我辗转反侧,发现窗外的光亮已经显现。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栖禽静复惊”可以联想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风格多样著称,常以个人经历和家国情怀为题材。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国势衰弱、战乱频仍的背景下,诗人在病痛和孤独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冬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清冷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苦闷。首句“多病睡眠少”直入主题,表明了诗人因身体的多病而难以入眠的状态。接下来的“长闲怀抱清”则透露出他在此刻的清静心境,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昏暗的灯光与残梦交织,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
“寒漏下高城”描绘了窗外冷风透入的情景,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感的映射。落月即将消失,栖禽静复惊,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变化,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最后一句“谁言冬夜永,辗转已窗明”将全诗推向高潮,质疑冬夜的漫长,实际上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的思考。尽管外界寒冷而漫长,内心的明亮与希望依然存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中,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敏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在寒冷的冬夜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自身的反思,表达了孤独与希望、痛苦与宁静之间的复杂情感。
诗人通过什么状态引入主题?
“寒漏下高城”中的“寒漏”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白居易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情境,但陆游的《冬夜》更强调冬夜的孤独与内心的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怀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