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01
黄梅蒸雨已几时,
路泥活活没马蹄。
前山咫尺似千里,
十步九跌行人疲。
漫塍白水秧欲老,
黄云渐黑麦欹倒。
泥污后土何时乾,
天若怜农放晴好。
黄梅时节的蒸雨已经持续了多久?
路上的泥泞已经没过了马蹄。
前面的山看似近在咫尺,
却像千里一样遥远,行人走十步就摔倒九次,真是疲惫不堪。
漫步在田埂上,白水稻秧似乎都快要枯萎,
而黄云渐渐变黑,小麦也因受雨而倾倒。
泥泞的土地何时才能干?
如果天能怜悯农人,放晴的天气就最好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达了农人在黄梅季节因连绵阴雨而遭遇的苦境,反映了农民对晴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无奈。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著称,常常流露出对农人艰辛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梅时节,正值农田最需要阳光和干燥的时节。随着持续的阴雨,农作物受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农田和农人的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泥活活》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黄梅时节农田面临的困境。诗中开头两句,诗人用“黄梅蒸雨已几时”引入,随即以“路泥活活没马蹄”展现出连绵阴雨造成的泥泞困境,读来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前山咫尺似千里”则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行人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的无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农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漫塍白水秧欲老,黄云渐黑麦欹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稻秧的枯萎与小麦的倒伏,无不在传达出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冲击与农人心中深深的忧虑。最后两句“泥污后土何时乾,天若怜农放晴好”则流露出对天气的渴望与对农人命运的同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农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致的情感,反映了黄梅时节农田的困境及农人对美好天气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农人在黄梅时节因持续阴雨带来的困境,反映了对自然和天气的无奈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农人辛苦生活的同情与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梅蒸雨已几时”中的“黄梅”指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十步九跌行人疲”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放晴”主要反映了农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和姚勉的《泥活活》都表达了对农人生活的关注,前者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动乱下的忧虑,后者则通过雨季的困境表现农人的艰辛。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切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