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3:30
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
常随童子游,多向外家剧。
偷花入邻里,弄笔书墙壁。
照水学梳头,应门未穿帻。
人前赏文性,梨果蒙不惜。
赋字咏新泉,探题得幽石。
自从出关辅,三十年作客。
风雨一飘飖,亲情多阻隔。
如何二千里,尘土驱蹇瘠。
良久陈苦辛,从头叹衰白。
既来今又去,暂笑还成戚。
落日动征车,春风卷离席。
云台观西路,华岳祠前柏。
会得过帝乡,重寻旧行迹。
回想我小时候的天真无邪,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书籍。我常常跟着小伙伴游玩,常常向外家请教表演。偷偷地把花拿进邻里,拿着笔在墙壁上写字。照着水面学着梳头发,开门时却没有戴帽子。在人前展示我的文才,梨树的果实也不吝惜。赋诗吟咏清泉,探讨题材又得到了幽静的石头。自从出关辅佐他人,三十年都在外漂泊。风雨飘摇,亲情变得疏远。怎么能在两千里之外,尘土驱使我瘦弱。长久以来承受的苦辛,忍不住从头叹息自己衰老。既然来了又要离去,暂时欢笑却又变成了亲戚。落日驱动着征车,春风卷走离席。云台山观望西路,华岳祠前的柏树。终于回到帝乡,重新寻找旧日行迹。
王建,字子建,号少园,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因精于诗歌而被誉为“诗中之龙”。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细节,情感真挚,常以自我为中心,反映内心的感受。
《送韦处士老舅》写于王建晚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与亲人之间的情感隔阂。诗中展现了他在外漂泊三十年的心路历程,感情真挚,富有哲理。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生活细节来描绘诗人从年少无知到成年后漂泊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感慨。开篇以“忆昨痴小年”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既带有怀旧的情感,又流露出对当时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回忆起童年时的种种顽皮行为,展现了那种无拘无束的天真。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生活的沉思。三十年的漂泊使亲情变得疏远,“风雨一飘飖,亲情多阻隔”,显示出时间与距离的无情。最后,诗人回到故乡,重寻旧迹,感慨万千,留下遗憾与惆怅。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童年无忧生活的怀念,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忆昨痴小年”中的“痴”字可以理解为:
A. 聪明
B. 天真
C. 迷恋
D. 疯狂
“风雨一飘飖”中表现的是:
A. 家庭温馨
B. 生活艰辛
C. 自由自在
D. 诗意盎然
诗中提到的“云台观”和“华岳祠”分别指的是:
A. 两个山名
B. 两个书名
C. 两个历史人物
D. 两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