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1:50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僧人在禅院中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他已经许久没有剃头,白发渐长,显得有些颓废。村里的信众为他设立了住处,但他和同学们却只得乞求修缮房屋。尽管他在修行上感到力不从心,却又忧虑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应对生病的困境。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上山,自己动手缝制衣服。
王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0年左右,卒于公元810年。他以写风景、咏物、抒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王建晚年,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僧人生活的困境和精神追求。在唐代,出家人常常面临物质匮乏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僧人面临的生活困境与内心挣扎。诗的开头“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勾勒出一位因修行而日渐衰老的僧人形象,给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感觉。这种外在的变化折射出他内心的焦虑与困惑。他在修行上感到力不从心,似乎失去了过去那种清明与坚定。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村民对他的关心与帮助,但这种帮助却显得苍白无力。透过“同学乞修房”,可以看出他与同伴们共同面临的困境,不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孤独。最后两句“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则展现了他尽管身处困境,却仍然保持自给自足的精神,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深切地反映了僧人在追求内心平静与外部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其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诗人以不剃头表示出家的时间已久,白发的增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艰辛。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村民的热情接待与修缮请求反映出他在社会中的依赖与无奈。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诗人在修行上感到乏力,与此同时,生活的艰辛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自给自足的精神象征着他对生活的坚韧与不放弃的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面对现实生活的困扰与无奈,展现了僧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王建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所提到的“同学”指的是?
A. 朋友
B. 修行的同道
C. 村民
诗人所担忧的主要问题是?
A. 无法修行
B. 没有住处
C. 没有养病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