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53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在江的对岸有一个静谧美好的地方,乘船可以找到幽静的寻觅之地。沿着通向云端的道路直上,尽情穿行在霜叶覆盖的树林里。以前的人并不是逃避世俗,而是这地方适合隐居的生活。这里有什么东西能够熏染人心,连幽静的小鸟也喜欢在这里鸣唱。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山水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吕游览涪陵北岩寺时,受自然美景和隐逸思想的启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对江边风景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描绘了隔江而望的美景,给人以一种幽静的氛围,紧接着通过“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展现了在幽静的环境中漫步的惬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诗中提到古人并非逃避世俗,而是选择了这样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反映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认同和向往。
最后两句提到幽禽的音乐,暗示着即使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中,依然有生命的气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共鸣。在整体上,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吕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霜叶”象征什么?
“昔人非避世”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吕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