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18:27
赠画师郭叔詹
作者: 李吕 〔宋代〕
蚤觉儒冠多误身,
聊工传写养偏亲。
丹青游戏臻能事,
造休生成羡逼真。
笔下岂皆行路辈,
眼中谁是筑岩人。
会当诏作云台像,
画手惟君妙入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画师郭叔詹的赞美与期望。诗中提到早晨时,儒生的头冠常常误导人,而专心于画画的他,反而与亲人更加亲近。以绘画为乐,达到了精湛的技艺,作品令人羡慕、栩栩如生。笔下的画作并非都是普通行人,眼中看去,谁又不是在筑造心中理想的丰碑呢?希望有一天能够为你画出云台的形象,画手的技艺唯有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李吕,宋代诗人,性情豪放,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他的诗作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首诗创作于李吕与郭叔詹交往时期,郭叔詹是一位出色的画师,李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其艺术才能的钦佩与赞赏。
《赠画师郭叔詹》是李吕对郭叔詹艺术才能的赞美之作。在这首诗中,李吕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画师的画技与人格魅力。诗的开头提到儒冠,暗示了社会对读书人的期待与束缚,而郭叔詹却没有被这些外物所困扰,反而在绘画中找到了自我与亲密。接着,诗中提到丹青游戏,表明郭叔詹在绘画中追求的是一种乐趣与境界,而非单纯的技艺。李吕不仅赞美其技巧,更看到了其作品中的深层内涵,表现出一种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最后两句,李吕表达了对郭叔詹未来的期许,仿佛在说只要郭叔詹继续努力,定能画出更神奇的作品。这种期望不仅是对朋友的鼓励,更反映了李吕对艺术创作的崇高追求。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怀。
全诗旨在赞美画师郭叔詹的艺术才能,表达对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儒冠”象征什么?
作者对郭叔詹的期望是什么?
诗中提到“丹青游戏”,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与《画堂春·芳草无情》相比,李吕的诗更加注重对画师的个人赞美,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对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