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34:57
真珠帘 秋夜偕张虚舟
作者:姚燮 〔清代〕
鬓丝禅榻秋如许。
记残篝照影那宵情绪。
病酒愁花,把手相怜尔女。
阁外疏钟风曳远,又竹外萧萧凉雨。
凄楚。只银屏烟水,梦边寻去。
无奈此日重来,认佛眉低锁,似愁无语。
容易断人肠,者断笺词句。
萍絮天涯朋旧散,况憔悴慧娘眉怃。
延伫。但晓莺啼上碧桃一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诗人坐在禅榻上,鬓发如丝,感慨秋天的深远与愁绪。回忆起那夜的篝火映照下的情感,似乎带着病酒的伤感与对花的忧愁,握着爱人的手,彼此相怜。窗外钟声悠远,竹林中凉雨萧萧,增添了凄楚的气氛。梦中的情景在烟水中模糊,无法追寻。此时,时光又一次回到了眼前,看到佛前低锁的眉头,似乎无言的愁苦涌上心头。容易让人心痛的情感,如同落下的纸条。天涯的友人如浮萍散去,尤其是那憔悴的慧娘,眉头愁苦。诗人在清晨的莺啼声中,仰望那棵碧桃树,感到无限的惆怅与思念。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写作诗词,作品多描绘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秋夜,夜色与思绪交织,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或失落,感触颇多,因此将内心的情感倾诉于诗中。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浓厚的情感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开头几句,诗人以“鬓丝禅榻秋如许”引入,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感伤。接着通过回忆“记残篝照影那宵情绪”,勾起了对过去夜晚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病酒愁花”一语,生动地传达了因饮酒而来的忧愁与对花的感伤,表现了对爱人的深情。随后,诗人用“阁外疏钟风曳远,又竹外萧萧凉雨”刻画出一种寂静而凉意袭人的秋夜,营造了凄楚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往事的怀念,又有对当下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在诗的最后以“晓莺啼上碧桃一树”作为结尾,寓意着对生命和希望的追求,虽有愁苦,却也不失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情景和内心的愁苦,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自然的交融。
诗词测试:
诗中“病酒愁花”意指:
A. 病中饮酒感到高兴
B. 病中饮酒感到忧愁
C. 花开得很好
D. 花朵在凋谢
“阁外疏钟风曳远”的意思是:
A. 钟声清晰
B. 钟声悠远
C. 钟声响亮
D. 钟声消失
诗中提到的“慧娘”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爱人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师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姚燮的《真珠帘》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姚燮更侧重于对过去情感的怀念,而李白则展示了孤独与高歌的豪情。姚燮的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李白则更显洒脱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