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松江》

时间: 2025-08-05 06:49:58

诗句

荷叶翻风暑气微,看山露冷湿征衣。

垂虹夜静三高月,只照渔溪一舸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49:58

原文展示:

荷叶翻风暑气微,看山露冷湿征衣。垂虹夜静三高月,只照渔溪一舸归。

白话文翻译:

在微风轻拂下,荷叶翻动,炎热的气息渐渐减少;远处的山峦上,露水湿润了行人的衣服。夜深人静之时,月亮高悬,银光洒落,只照亮了那条归来的渔舟。

注释:

  • 荷叶:指荷花的叶子,常见于夏季的水边,象征着清新和生机。
  • 翻风:微风轻轻吹动的意思。
  • 暑气微:夏天的炎热感减少,表示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 征衣:行旅者的衣服,通常指外出旅行时穿的衣物。
  • 垂虹:指弯曲的、垂挂的彩虹,这里可能指月光的弯曲形态。
  • 三高月:三尺高空中的明月,指夜空明亮的月光。
  • 渔溪:渔人的小溪,表示这条小溪是渔人归来的地方。
  • 一舸归:一只小船回归,表现渔人的归家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和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盛夏时节,表现了诗人在夜晚观察夏天的景色,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松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夏夜的宁静与微凉。首句“荷叶翻风暑气微”,以“荷叶”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体现了夏季的气息,随着微风的吹拂,炎热逐渐退去,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看山露冷湿征衣”,则通过“露”字引入了夜的凉意,暗示着行旅者在山间的孤独与疲惫。诗中“垂虹夜静三高月”,以月光为背景,给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一舸归”则通过渔舟的归来,展现了一种归属感,象征着生活的安宁和对家的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生活的哲思,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荷叶翻风暑气微”:描绘了夏季荷叶在微风下的动态,传达出清凉感。
    • “看山露冷湿征衣”:展现了夜晚的露水,湿润了行者的衣服,暗含孤独与旅途的艰辛。
    • “垂虹夜静三高月”:月光明亮而高悬,暗示着夜的宁静与静谧。
    • “只照渔溪一舸归”:渔舟归来,象征着归属与安宁,映射出对家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垂虹”,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夏夜的喜爱,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荷叶:象征着生命力和清新。
  • 山露:代表着自然的宁静和凉爽,反映了时节的变换。
  • 月光:象征着孤独与思考,同时也带来安宁感。
  • 渔舟:代表着归属和生活的安稳,隐含着对家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荷叶翻风”的意思是: A. 荷叶随风摇动 B. 荷叶被风刮走 C. 荷叶在水中漂浮

  2. 诗中提到的“征衣”指的是: A. 旅行者的衣服 B. 渔夫的衣服 C. 农民的衣服

  3. “垂虹夜静三高月”中“高月”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亮的月亮 C. 星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俞桂的《松江》则更侧重于自然美的描写与个人的感受。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魏相之所收花光老小景 赴大舟投老斋 奉酬汉臣见简之什 风雨不止而夹岸黄花盛开偶成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发金陵 发陈留寄智夫侄 二月三十日作 二月二十九日作 登城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峯腹 汲引忘疲 见字旁的字 怀远以德 酸文假醋 包含祗的词语有哪些 片甲不留 淹和 口字旁的字 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陈诉 欺开头的成语 横阔 卤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闲话休题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