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孚与高伯庸同游王氏庵归而闾丘仲诗至因次》

时间: 2025-04-26 21:29:29

诗句

法水堪湔垢,僧庐自辟尘。

饭炊云子熟,茶泛乳花匀。

草草情何厚,匆匆迹易陈。

他年辋川上,为画两纶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29

原文展示:

法水堪湔垢,僧庐自辟尘。
饭炊云子熟,茶泛乳花匀。
草草情何厚,匆匆迹易陈。
他年辋川上,为画两纶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历王氏庵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感慨。诗中提到,清澈的法水可以洗去污垢,僧人的庐舍也能自成一片净土。饭菜炊熟时,云雾缭绕,茶水漂浮着花瓣,显得格外清新。虽然情谊浅薄,但匆匆的足迹却难以忘怀。将来在辋川之上,愿用画笔为我们二人描绘两顶纶巾,留住这段美好的回忆。

注释:

  • 法水:指清澈的泉水,象征纯净。
  • 僧庐:寺庙中的僧人居住的地方,隐喻清净之处。
  • 云子:指云雾,象征自然之美。
  • 乳花:指茶水中漂浮的花瓣,表现诗情画意。
  • 草草:形容草率、简单。
  • 辋川:地名,指辋川,风景优美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美,号天泉,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游历见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同游王氏庵之际,表现了游玩过程中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开篇用“法水堪湔垢”表现出清澈的水流洗净尘埃,隐喻人心的纯净和对世俗的超然。“僧庐自辟尘”则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清净和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下来的“饭炊云子熟,茶泛乳花匀”描写了用餐时的温馨场景,云雾缭绕,茶水清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诗中“草草情何厚,匆匆迹易陈”展现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尽管交情似乎不深,但留下的足迹却铭刻在心,令人难以忘怀。最后一句“他年辋川上,为画两纶巾”则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出对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也让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气氛中带上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法水堪湔垢:清水能洗去污垢,象征内心的纯净。
  • 僧庐自辟尘:寺庙的一隅自成净土,隐喻归隐的理想生活。
  • 饭炊云子熟:饭菜熟了,云雾缭绕,描绘了生活的宁静。
  • 茶泛乳花匀:茶水中漂浮的花瓣,展现自然风光的和谐美。
  • 草草情何厚:虽然情谊浅显,但却真挚。
  • 匆匆迹易陈:匆忙的足迹容易被遗忘,感叹人事无常。
  • 他年辋川上:未来在美好的辋川之地,展现对友谊的向往。
  • 为画两纶巾:希望将友谊永存于画中,寓意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清水与污垢的对比,展现出内心的追求。
  • 拟人:茶水中的花瓣仿佛在轻轻漂浮,营造出生动的画面。
  • 象征:辋川象征着理想的生活,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间的情谊,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 法水:象征纯洁和清净。
  • 僧庐:隐喻心灵的宁静和避世的愿望。
  • 云子与乳花: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法水”象征什么? A. 污垢
    B. 清纯
    C. 友情

  2. “草草情何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情的怀念
    B. 对人事的无常感慨
    C.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辋川”指的是? A. 一处山川
    B. 一种心境
    C. 一位诗人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董嗣杲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 其一 过宜福桥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 入建平界二首 拟进士金波丽鳷鹊诗 三老董公 送庐陵宰黄伯庸赴召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 其二 江下送客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单户薄 一牛吼地 包含豫的词语有哪些 束蕴乞火 双人旁的字 荒置 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行雷厉 包含隼的词语有哪些 国是日非 变迹埋名 言字旁的字 包含睦的词语有哪些 自由泛滥 园庐 臣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受赇 包含衡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