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8:38
病中夜坐呈致远
作者: 范成大
似雾如烟夜气浮,
鹤鸣惊睡起搔头。
含风竹影淡留月,
著雨蛩声深怨秋。
万事心空痴已惯,
百骸岁晚病相投。
便当采药西山去,
脚力蹒跚怕远游。
在这个如雾似烟的夜晚,空气轻盈而浮动,鹤鸣声惊醒了我的梦,我慌忙搔头。竹影在轻风中摇曳,似乎在淡淡地留下月光的痕迹,雨声中蟋蟀的哀鸣加深了我对秋天的怨恨。万事皆空,我已习惯了痴迷与无奈,身体的病痛在这个岁末与我相依。想去西山采药,但我的双脚蹒跚,害怕远行。
诗中提到的“西山”可能指代古代道教文化中常提到的寻药之地,象征着对健康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梅溪,南宋诗人、书法家和茶文化的倡导者。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范成大生病的夜晚,表达了他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身处晚年,身体衰弱,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开篇的“似雾如烟夜气浮”,描绘了夜晚的朦胧与轻盈,仿佛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境地。然而,紧接着的“鹤鸣惊睡起搔头”则打破了这种宁静,表现了诗人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后的迷惘与不安。
“含风竹影淡留月,著雨蛩声深怨秋”两句则通过竹影、月光和蟋蟀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夜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思考。最后几句,诗人虽有“便当采药西山去”的想法,但身体的虚弱使他对远行充满了恐惧,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思考与敏感的内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体现了对健康的渴望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万事心空痴已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人打算去哪里采药?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