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0:35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
作者:李之仪
金柔火老,欲避几无地。
谁借一檐风,锁幽香愔愔清邃。
瑶阶珠砌,如膜遇金篦,
流水外,落花前,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笑语皆真类。
惆怅月边人,驾云軿何方适意。
么弦咽处,空感旧时声,
兰易歇,恨偏长,魂断成何事。
此诗描绘了一个避暑的情境,诗人感叹酷暑难耐,想要寻找一个避暑的地方。谁能借给我一阵清风,锁住那幽香的气息,清新而宁静。瑶台和珠砌的台阶,如同轻纱遇上金色的梳子。流水潺潺,花瓣飘落,又岂是人能够把握的呢?
我与友人一同泛舟,欢声笑语宛如真情流露。惆怅的是月亮旁的那个人,不知驾着云车行向何方。弦乐声渐渐低沉,空荡荡地让我怀念起往昔的声音,兰花容易凋谢,我怨恨时光的漫长,心灵的断裂又该成何事呢?
作者介绍:李之仪(约1084-约1150),字子仪,号澹斋,宋代诗人,擅长词,曾任职于朝廷,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方夏季避暑之时,正值李之仪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友人、往日时光的思念和对当下的感叹。
《蓦山溪》以清新幽雅的意象描绘了避暑的环境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的“金柔火老”就营造了一个酷暑的场景,紧接着通过“谁借一檐风”表现出诗人的渴望与对清凉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而理想的避暑环境,而“瑶阶珠砌”及“流水外,落花前”的细节更增强了这种美感。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转向对友人和过往时光的怀念,尤其是“惆怅月边人,驾云軿何方适意”一联,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的“兰易歇,恨偏长”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眷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李之仪对生活的思考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和往昔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柔火老”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谁借一檐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兰易歇”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