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乞假归题候馆》

时间: 2025-05-02 03:05:54

诗句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

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54

原文展示:

仆带雕弓马似飞,老莱衣上著戎衣。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

白话文翻译:

我带着雕弓骑马疾驰,穿着老莱的衣裳却披上了军装。在邮亭里没有闲暇吟咏山水,因为我在塞外已经多年未归。

注释:

  • 仆带雕弓:指诗人自己带着精美的弓箭。
  • 马似飞:形容马跑得极快。
  • 老莱衣:指老莱子的衣服,老莱子是古代的孝子,这里可能指诗人的便装。
  • 著戎衣:穿上军装,指诗人从军。
  • 邮亭:古代的驿站,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 不暇:没有时间,形容忙碌。
  • 塞外:边疆地区。
  • 经年:多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有过从军经历,诗风多涉及边塞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从军期间,因公务繁忙而无法享受闲暇时光,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军旅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军旅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首句“仆带雕弓马似飞”描绘了诗人英勇的军旅形象,而“老莱衣上著戎衣”则暗示了诗人原本的生活状态和现在的变化。后两句“邮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经年皆未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享受自然美景,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唐代边塞诗人的普遍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雕弓”和“马似飞”描绘了诗人英勇的军旅形象,展现了军人的风采。
  • 第二句“老莱衣上著戎衣”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平民到军人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
  • 第三句“邮亭不暇吟山水”直接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享受自然美景的无奈。
  • 第四句“塞外经年皆未归”则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长期离家在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老莱衣”和“戎衣”的对比,突出了诗人身份的转变。
  • 拟人:“马似飞”赋予马以人的特性,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军旅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边塞诗人的普遍情感。

意象分析:

  • 雕弓:象征着军人的英勇和战斗力。
  • 马似飞:象征着速度和军旅生活的紧张节奏。
  • 老莱衣:象征着诗人的平民身份和平静的生活。
  • 戎衣:象征着军人的身份和责任。
  • 邮亭:象征着旅途中的短暂休息和无法享受的闲暇。
  • 塞外:象征着边疆的艰苦和远离家乡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老莱衣”指的是什么? A. 军装 B. 平民服装 C. 孝子的衣服 D. 贵族的衣服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军旅生活的热爱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D. 对战争的厌恶

  3. 诗中的“塞外经年皆未归”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边疆的喜爱 B. 诗人对长期离家的感慨 C. 诗人对战争的期待 D. 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达了边塞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军旅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的诗作。

相关查询

初过潼疳值雨 送五弟 吴门钱叔宝为吉安龙君作春江图予为作歌题赠 题涉江词寄千帆教授四首 其三 拟唐人送宫人入道二首 其一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 其二 和李书记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 其二 游洪阳洞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包含悦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未焚徙薪 日字旁的字 鞬櫜干戈 施号发令 为复 绉纸 四端 闻风远扬 行字旁的字 秋去冬来 廾字旁的字 默坐 洒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