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5
《送邓宗古还乡》
作者:苏轼
广汉有姜子,孝弟行里闾。
赤眉虽豺虎,弛兵过其墟。
至今空清泉,无复双鲤鱼。
南郑有李郃,得妙甘公书。
夜坐指流星,惊倒两使车。
抱关不肯仕,布褐蒙璠玙。
西南固多士,君得二子余。
凛凛忠文公,搜士及樵渔。
涧溪有幽讨,蘋芷真嘉蔬。
岁晚终不食,心恻当何如。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广汉地区的姜子(姜维)和南郑的李郃,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与对故乡的思念。姜子是个孝顺的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品德。尽管有赤眉这样的敌人,但他们的家园依然宁静。李郃则因得到甘公的书信而感到欣喜,夜晚坐着指着流星,惊吓到了两位使者。李郃不愿意出仕,穿着普通的衣服,过着隐居的生活。西南地区有很多英才,像你这样的有志之士更是难得。忠诚的文公致力于招募士人,哪怕是樵夫和渔夫。溪水旁有美丽的芹菜和香草,虽然一年快结束,但我却没有食物可吃,心中感到无比惆怅。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广泛涉及政治、哲学、自然和人情等多方面。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生活的深刻思考。在这一时期,作者常常回顾往昔,反思人生,诗中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感叹。
《送邓宗古还乡》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广汉和南郑的风土人情,通过对姜子和李郃的描写,表现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欣赏。诗的开头以“广汉有姜子”引出,立刻让人感受到故乡的亲切感。接着提到的赤眉军,虽是敌人却并未动摇故土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坚守与珍视。诗中展现了李郃的才华与隐逸,表现了对“隐士”的理想化描绘。
诗的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在岁末年终之际,面对生活的困境和对未来的迷茫,心中充满惆怅。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士人的品德与生活,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最终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广汉有姜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李郃宁愿抱关不肯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赤眉”是指一支农民起义军。(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