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9:31
雪溪乘兴
作者: 苏轼 〔宋代〕
溪山雪月两佳哉,
宾主谈锋夜转雷。
犹言不见戴安道,
为问适従何处来。
雪溪的景色真美,山水与雪月交相辉映;
宾客之间的谈话如雷霆般热烈、激荡。
我还在想,戴安道(戴复古)你怎么没来?
我想问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欧阳修、李清照并称为“苏、黄、李、欧”四大家。苏轼的诗词作品以其豪放、自然、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
创作背景:
《雪溪乘兴》写于苏轼在雪天游览雪溪时的感受,诗中表达了他与友人欢聚一堂、畅谈人生的愉悦心情,同时又怀念未能相聚的友人戴复古,反映出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对友谊的珍视。
《雪溪乘兴》是一首描绘雪景与人际交往的诗作。诗歌开篇即以“溪山雪月”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和谐美,给人一种愉悦的视觉享受。接下来的“宾主谈锋夜转雷”,则通过比喻将谈话的热烈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听见了夜晚的雷声,象征着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的激烈,表现出诗人对这一时刻的珍视与愉悦。
而最后两句则转向思考,怀念未能出席的友人戴复古,表现出对友谊的期盼和对交往的渴望。苏轼在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巧妙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流露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景与情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股激情,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又抒发了人情的温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夜转雷”比喻的是:
A. 风暴
B. 热烈的谈话
C. 雪的声音
D. 月亮的变化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未能出席的友人是____。
判断题:诗中没有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雪溪乘兴》与王维的《鸟鸣涧》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前者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注重自然的静美与内心的平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