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8:21
白云亭
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
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
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
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
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
登高望远,思念昔日亲友,心中有感慨,正如在山脚下的情景。
抬头仰望孤独的白云,心中感伤,怀念那位宰相的风范。
白云又怎能理解我的心情,情感只是自我触动。
人生如风,感念如木,这种思念又怎能满足?
忽然间,时光无法停留,眼前却是空洞的景象。
希望能在这里建一座小屋,以此来慰藉我孤独的心灵。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82-1150),字子晦,号紫芝,宋代著名诗人,精于词赋,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周紫芝生活在北宋末期,社会动荡,诗歌中常流露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白云亭》写于周紫芝晚年,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他在诗中抒发对昔日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白云亭》是一首蕴含深情的抒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孤独的思考。开篇通过“登临思昔人”,引出对往昔友人的追忆,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白云的孤独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抬头仰望,心中自有千般情绪。诗中“云亦初何心”一句,耐人寻味,白云并不能理解人间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激荡则源于自身的感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尤其在“愿言结斯庐”中,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安静的栖息之地,以此来安慰自己内心的孤独,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昔日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举首瞻孤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激动
答案:B
“愿言结斯庐”中的“庐”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间房子
C. 一片森林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宰木”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友情
C. 智慧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