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40
绕径溪流曲,乘潮舟子轻。
野花迎槛白,汀竹乱帆青。
寺杳半空落,村连一带横。
可怜秋夜月,犹自鼓鼙声。
小路蜿蜒,溪水曲折,乘着潮水的舟子轻松自在。
野花在栏杆旁迎风招展,滩边的竹子随风摇曳,仿佛在与船帆呼应。
寺庙在半空中显得孤寂,村庄呈现出一片横向的景象。
可怜那秋夜的明月,依然能听到鼓声和战鼓的回响。
此诗未涉及明确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描绘了一幅秋夜的乡村和水边的景象,展现了宁静与喧闹的对比,暗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李以龙,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歌作品传世,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李以龙游历时的某个秋夜,描绘了他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动荡,以及他内心的感触。
《舟次沙头》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观察与思考。开篇“绕径溪流曲,乘潮舟子轻”,诗人通过对小路和溪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仿佛舟子在自然中悠然自得。接着“野花迎槛白,汀竹乱帆青”,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通过色彩的对比(白色的花和青色的竹)增添了视觉的层次感。
在后两句中,诗人转向对环境的反思:“寺杳半空落,村连一带横”,描绘了村庄和寺庙在夜色中的幽静与孤寂,暗示了人类在自然中的渺小。最后一句“可怜秋夜月,犹自鼓鼙声”,则将读者带入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中,月亮的明亮与鼓声的回响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不安与思念的情绪。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展现了明代诗歌的典雅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秋夜中对过往的思索与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绕径溪流曲”的意思是什么?
a) 小路曲折的溪流
b) 小路直通溪流
c) 小路被溪流淹没
“寺杳半空落”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寺庙在空中显得清晰
b) 寺庙在夜色中显得孤寂
c) 寺庙在村庄附近
“可怜秋夜月,犹自鼓鼙声”中的“鼓鼙声”指的是什么?
a) 和平的声音
b) 战斗的声音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