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0:5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0:52:12
壬子劝驾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人物从来盛楚南,新元诏士奉芝函。
身逢熙运千之一,名占巍科十有三。
好趁驿格催骑策,归来官柳映袍蓝。
池边相祝趋闻喜,剩取宫花一杂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盛楚南(即当时的盛世)出发,携带着新元的诏书,前往朝廷的情景。他身处一个运势亨通的时代,名列前茅,考试中名列第十三。诗人乘着驿骑急速赶路,归来时看到官柳映衬着他的蓝色官袍。在池边与朋友们互致祝贺,最后想要留下宫花作为纪念。
李曾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秀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生活场景,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壬子劝驾》写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考中进士后的喜悦以及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感慨和个人荣誉的自豪。
《壬子劝驾》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诗人内心的喜悦,展现了一个人获得功名后的兴奋与自豪。诗人以盛楚南为起点,借助“新元诏士”这一身份,展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功。诗中的“名占巍科十有三”,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与才能,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士人的重视,尤其是在科举制度日益完善的背景下。
诗的后两句则通过对归来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祝贺的氛围。“官柳映袍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与地位。最后的“宫花一杂簪”则通过一朵花的细节,传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暗示着名利与荣华的结合。
全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热情,给读者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追求卓越,珍惜所得的幸福。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荣誉的自豪感以及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自然美感,还承载着社会文化的深刻意义。
诗中提到的“新元诏士”指的是?
诗人在科举中名列第几?
“官柳映袍蓝”中的“官柳”象征什么?
李白与李曾伯在风格上的差异,前者多表现豪放、洒脱,后者则更注重细腻与人情味。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和诗人个性的体现。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了解《壬子劝驾》的文学价值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