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42
《闻师鲁谪富水》 梅尧臣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
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
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
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晨见到谏言的臣子被驱逐,晚上又见到被贬的官员。依附权贵的人容易,保持正义却非常困难。宁愿做那沉沦泥土中的美玉,也不愿意去讨好那些水边的兰花。心中明白总有一天能够回归,正如天上星斗的轮回一样。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鲁山,宋代诗人。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常以咏怀、咏物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诗人目睹了许多忠臣被贬的现象,内心充满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持。
《闻师鲁谪富水》是一首充满忧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臣被贬、正义难存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突出忠臣的无奈与附和者的容易,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前两句描绘了早晨与傍晚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变幻无常。紧接着,诗人用“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展现了他宁愿保留高洁的品质而不愿低头讨好的坚定态度。结尾的“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则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眼前困境重重,但心中始终不忘归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与比喻等修辞手法。前两句通过对比显示出忠臣与权贵之间的矛盾,后面的比喻“沈泥玉”和“媚渚兰”则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闻师鲁谪富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沈泥玉”象征什么?
A. 迎合权贵
B. 忠诚与高洁
C. 失去名望
D. 归隐山林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忠臣被贬的无奈与坚持
C. 生活的快乐
D.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梅尧臣更加突出了对忠臣的惋惜,而杜甫则强调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下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个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