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3:51
茅庵纸帐学僧眠,
炉爇松花取易然。
唯有未能忘酒在,
手倾金盏斗垂莲。
在茅草屋的纸帐中,学僧正安然入睡,
炉子上烧着松花,火焰轻松而自然。
唯有那酒仍让人无法忘怀,
我手握金盏,酒液如莲花般垂落。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引述,但“松花”与“酒”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闲适与陶醉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尤其擅长诗、文、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生活情调见长。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是苏辙在与友人毛君交往过程中写成。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愉悦心情,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清雅生活的风尚。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淡的场景:在茅庵中,学僧安静地入睡,炉火轻松地燃烧着松花,空气中弥漫着香气。然而,诗人虽然身处宁静的环境中,却无法忘却酒的存在,这表明他内心深处对酒的依恋和追求。“手倾金盏斗垂莲”不仅描绘了美酒的情景,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表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气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茅庵纸帐”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松花”主要用来做什么?
诗人对酒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苏辙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饮酒的陶醉与享受,而王维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