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9:04
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
作者: 马戴
为客自堪悲,风尘日满衣。
承明无计入,旧隐但怀归。
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
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这首诗表达了身为客人而感到的悲伤,身上沾染了旅途的风尘。没有办法进入承明殿,心中只想着归隐故乡。孤城的雪积得很厚,幽暗而寂静,微弱的灯光在清晨的角落中闪烁。能与你相逢同宿,令人高兴,但此地见到的故人却少之又少。
作者介绍:
马戴,字惟贞,号云溪,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85年。马戴以咏史、咏怀见长,作品多关注人生的孤独与归宿感,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本诗是在马戴身为客人时所作,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正值唐代盛世,诗人身处于风尘仆仆的环境中,更显得心境的孤寂。
《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这首诗呈现了马戴的深刻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诗的开头,“为客自堪悲”便道出了身为客人时的寂寞与悲伤,紧接着“风尘日满衣”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诗中表达的那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动荡的隐忧。
“雪积孤城暗,灯残晓角微”通过描绘寒冷、孤寂的环境,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此时,诗人的情感与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孤城的雪与灯光,映照出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无奈。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相逢的“相逢喜同宿”却让人倍感珍惜,体现出友情的温暖与难得。然而,最后一句“此地故人稀”又为全诗注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的际遇如同浮云,友人相聚的时光弥足珍贵,但终究难以长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故乡与归隐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且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承明”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相逢喜同宿”中的“相逢”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