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0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08:31
题僧禅院(一作题兴善寺英律师院)
作者:马戴 〔唐代〕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的禅院,诗人在此静坐修行,感悟生命的真谛。诗的开头,空荡的房间里香火缭绕,表明他在这里修行已久,内心却在思考禅的道理。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泉在月光下流淌,宁静而美好,而他在小径上小心翼翼地避开虫子。树木隔开了过往的时间,青苔在荒凉的小洲上滋生,呈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最后,诗人提到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仿佛点亮了一盏明灯,象征着心中对光明与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于清河,工诗善文,尤其以描写自然与禅理著称。其作品常流露出淡泊明志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寺院修行,借此表达对禅理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题僧禅院》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在诗中,马戴通过对禅院环境的描绘,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反思。开篇“虚室焚香久”,即刻营造出一个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禅宗对于心灵的洗涤。接下来的“滤泉侵月起”,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扫径避虫行”之句,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与对生命的尊重,暗示着修行者应当如同行走在小径上,时刻小心谨慎。而“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的“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在风雨交加的困境中,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在意境上却深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风范与修行者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修行、思索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画面,也承载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在禅修中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虚室”指的是什么?
A. 喧闹的房间
B. 空荡的房间
C. 美丽的花园
“我来风雨夜”的意思是什么?
A. 在风雨中独自前来
B.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C. 在热闹的晚上
诗中提到的“灯明”象征什么?
A. 智慧与指引
B. 生命的消逝
C. 物质的享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题僧禅院》相关的分析、解读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