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7
与耶回两教徒论人生
巨赞 〔清代〕
至理原非二,横分疵与醇。
物心谁造作,善恶漫陶钧。
天国知何处,人间故有春。
辞家为表法,上帝亦孤身。
这首诗的意思是:至理的真理本没有二元的对立,分开的是缺陷与纯粹。世间的万物和心灵究竟是谁创造的,善与恶又是如何随意混沌的?天国究竟在何方,而人间正因为有春天而美好。为了表明信仰,离开家乡的他,上帝也是孤独一人。
作者介绍:巨赞,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关注社会与信仰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信仰分化的时期,诗人借助与耶回教徒的对话,探讨人生的真理与信仰的孤独感。
这首《与耶回两教徒论人生》通过与信仰不同的教徒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即指出过于简单的二元划分是不真实的,善与恶、缺陷与纯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这种哲学反思中,诗人对“物心”的探讨引发人们对存在的思考,究竟是人造物还是物造人,善恶之分又是被社会习俗所左右还是有其固有的道德标准。此外,诗中提到的“天国知何处,人间故有春”,运用春天的意象,传达出即使在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中,人间的生活依然有其美好的一面。
最后,诗人提到“辞家为表法,上帝亦孤身”,不仅反映出个人信仰的孤独,还引发了对信仰追求的质疑,强调了信仰的内心挣扎与孤独感。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对哲理的探讨,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信仰的孤独,表达了对真理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追寻信仰与理想中的挣扎与怀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至理原非二”指的是什么?
诗中“人间故有春”所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巨赞的诗更具哲理性,强调了对人生和信仰的思考,而白居易则侧重于自然与人生感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