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2
柳
作者: 翁承赞 〔唐代〕
斜拂中桥远映楼,
翠光骀荡晓烟收。
洛阳才子多情思,
横把金鞭约马头。
高出营门远出墙,
朱阑门闭绿成行。
将军宴罢东风急,
闲衬旌旗簇画堂。
彭泽先生酒满船,
五株栽向九江边。
长条细叶无穷尽,
管领春风不计年。
炀帝东游意绪多,
宫娃眉翠两相和。
一声水调春风暮,
千里交阴锁汴河。
缠绕春情卒未休,
秦娥萧史两相求。
玉句阑内朱帘卷,
瑟瑟丝笼十二楼。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的美丽景象和与之相关的情感生活。远处的楼阁在柳枝的轻拂下显得更加迷人,晨雾渐渐散去,晨光照耀在翠绿的柳叶上。洛阳的才子们情思缠绵,驾着马车在柳下约会。高耸的营门外,朱红的栏杆紧闭,绿树成行,显得格外宁静。将军宴会结束后,春风急促,旌旗在画堂中闲闲飘扬。彭泽的先生满载美酒,五棵柳树栽在九江的岸边,细长的柳叶无穷无尽,随春风摇曳,似乎不计年岁。炀帝东游时,心事重重,宫女们眉目传情。一声水调曲在春风的傍晚响起,千里之隔的汴河被阴云锁住。春情缠绵,未曾休止,秦娥和萧史在此相互求索。玉句在栏杆内,朱帘轻卷,楼阁传来丝竹的声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翁承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柳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生机与柔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与感悟。开篇通过“斜拂中桥远映楼”描绘了柳树在晨曦中的美丽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洛阳的才子,借助“横把金鞭约马头”的意象,表现出文人之间情感的缠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反复出现的“春风”与“柳”字,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温暖,象征着爱情的柔软与亲密。
诗中提到的“将军宴罢东风急”,描绘了宴会后的喧嚣与宁静的对比;而“彭泽先生酒满船”则是对饮酒作乐的理想化追求。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缠绕春情卒未休”的描述,表现出春天情感的绵延不绝,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织与相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李白、杜甫等人所倡导的“饮酒逐乐”的生活态度,令人心醉神迷,是对春天与情感的完美诠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柳树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彭泽先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长条细叶无穷尽”中的“无穷尽”指的是什么?
答案:
1.C
2.A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与翁承赞的《柳》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情,但李白更侧重于宴乐与诗酒,而翁承赞则细腻地描绘了柳树的情感与春天的意境。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