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方望子入黄山修炼》

时间: 2025-05-07 06:11:29

诗句

诗成当代说方干,何事辞家久不还。

梦里汤泉非故国,眼前云海是名山。

花深古灶凭烧药,月冷啼猿为守关。

只是白头慈母在,不教容易别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29

原文展示:

赠方望子入黄山修炼
濮淙 〔清代〕

诗成当代说方干,何事辞家久不还。
梦里汤泉非故国,眼前云海是名山。
花深古灶凭烧药,月冷啼猿为守关。
只是白头慈母在,不教容易别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送给方望子去黄山修炼的祝福。诗人感慨当今的局势,问他为何离家如此之久而不归。梦中那温泉不是故乡,而眼前的云海则是名山。花丛深处的古灶用来煮药,而冷月下猿猴的啼叫则在守护着山关。唯有白发苍苍的慈母在,不容易让别人去代替他。

注释:

  • 方干:指的是方望子,诗中提到的修炼者。
  • 汤泉:指温泉,象征着故乡的温暖和亲情。
  • 云海:形容黄山的壮丽景色,表示名山的美丽与神秘。
  • 古灶:指古老的灶台,通常用来烧药,象征着修炼之地。
  • 慈母:指诗人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牵挂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濮淙,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涉及自然、修炼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修炼、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和母亲的深厚感情。诗人在表达对朋友的祝福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引入话题,提到方望子辞家修炼,表现出对他追求理想的理解与支持。接着诗人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名山的赞美,体现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后半部分用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修炼生活的情景,古灶和月下猿啼构成了一幅静谧的修炼图景,暗示修炼者在此刻的孤独与坚持。然而,最后一句“只是白头慈母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母亲的牵挂与愧疚。这种情愫深沉而真挚,既让人感受到修炼者的追求与孤独,又体现了亲情的无私与厚重,构成了诗歌的情感核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成当代说方干”:诗人提及方望子的名字,作为一种呼唤。
    • “何事辞家久不还”:疑问方望子为何长时间不回家,流露出对他的关心。
    • “梦里汤泉非故国”:梦中温泉的美好并不是故乡的温暖,显示出对故乡的思念。
    • “眼前云海是名山”:黄山的壮丽景色映入眼帘,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花深古灶凭烧药”:修炼之地的宁静,古灶的意象象征着传统的修炼方法。
    • “月冷啼猿为守关”:冷月下猿猴的啼叫,增添了孤独与静谧的氛围。
    • “只是白头慈母在”:最后的转折,强调母亲的存在与牵挂。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梦与现实)、比喻(云海、汤泉)等修辞,使情感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修炼为主线,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家乡与母亲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人情与理想的矛盾。

意象分析:

  • 汤泉:象征故乡的温暖与亲情。
  • 云海: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远,黄山的壮丽。
  • 古灶:代表修炼的传统与艰辛。
  • 月与猿:象征修炼生活的孤独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汤泉”象征什么? A. 家乡的温暖
    B. 修炼的孤独
    C. 自然的美景
    D. 旅行的疲惫

  2. “只是白头慈母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母亲的愧疚
    B. 对朋友的祝福
    C. 对修炼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 王维《送别》:涉及送别与情感的主题。

诗词对比
对比濮淙的作品与王维《送别》,二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濮淙更侧重于对修炼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斗百花 老友槃公院中二月榴开,属为赋之 斗百花 闰花朝 斗百花 其一 亦名夏州 斗百花·闰花朝 斗百花 斗百花 腊月桃花 斗百花 斗百花 斗百花 紫菊 斗百花 昆山访亭林公园,谒刘改之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荣暮落 大公无私 廾字旁的字 包含悲的成语 牵丝扳藤 翘足而待 采字旁的字 破巢 攴字旁的字 无万大千 食指浩繁 梦寐魂求 深思苦索 巾字旁的字 心领意会 包含渭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