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29
赠方望子入黄山修炼
濮淙 〔清代〕
诗成当代说方干,何事辞家久不还。
梦里汤泉非故国,眼前云海是名山。
花深古灶凭烧药,月冷啼猿为守关。
只是白头慈母在,不教容易别人间。
这首诗写的是送给方望子去黄山修炼的祝福。诗人感慨当今的局势,问他为何离家如此之久而不归。梦中那温泉不是故乡,而眼前的云海则是名山。花丛深处的古灶用来煮药,而冷月下猿猴的啼叫则在守护着山关。唯有白发苍苍的慈母在,不容易让别人去代替他。
作者介绍:濮淙,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涉及自然、修炼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修炼、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和母亲的深厚感情。诗人在表达对朋友的祝福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引入话题,提到方望子辞家修炼,表现出对他追求理想的理解与支持。接着诗人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名山的赞美,体现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后半部分用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修炼生活的情景,古灶和月下猿啼构成了一幅静谧的修炼图景,暗示修炼者在此刻的孤独与坚持。然而,最后一句“只是白头慈母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母亲的牵挂与愧疚。这种情愫深沉而真挚,既让人感受到修炼者的追求与孤独,又体现了亲情的无私与厚重,构成了诗歌的情感核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梦与现实)、比喻(云海、汤泉)等修辞,使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修炼为主线,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家乡与母亲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人情与理想的矛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汤泉”象征什么?
A. 家乡的温暖
B. 修炼的孤独
C. 自然的美景
D. 旅行的疲惫
“只是白头慈母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母亲的愧疚
B. 对朋友的祝福
C. 对修炼的向往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濮淙的作品与王维《送别》,二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濮淙更侧重于对修炼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