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后小斋独坐》

时间: 2025-05-03 23:23:29

诗句

檐溜初停日已斜,坐看树影上窗纱。

悠扬琴韵风敲竹,滴沥脂痕雨洗花。

老去世情如嚼蜡,春来诗思又萌芽。

小斋莫更嫌岑寂,鼓吹新添两部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3:29

原文展示:

檐溜初停日已斜,坐看树影上窗纱。
悠扬琴韵风敲竹,滴沥脂痕雨洗花。
老去世情如嚼蜡,春来诗思又萌芽。
小斋莫更嫌岑寂,鼓吹新添两部蛙。

白话文翻译:

雨水刚停,夕阳已偏西,我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树影投射在窗纱上。
悠扬的琴声在微风中敲打着竹子,雨水滴落留下的痕迹洗净了花瓣。
岁月渐老,世俗的情感如同嚼蜡般无味,然而春天的到来又让我心中涌起新的诗思。
小小的书斋,不必再嫌弃这份清静,窗外的新蛙声为我增添了些许生机。

注释:

  • 檐溜:屋檐滴水的声音。
  • 树影:树的影子。
  • 悠扬:声音悠长而清晰。
  • 琴韵:琴声的韵味。
  • 滴沥:雨水滴落的声音。
  • 脂痕:雨水滴落在花瓣上留下的痕迹。
  • 世情:世俗的情感和人情。
  • 嚼蜡:形容事物无趣,毫无味道。
  • 萌芽:新生的开始,指春天万物复苏的状态。
  • 岑寂:清静、寂寞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及春天的诗思萌芽,可以理解为传统文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德馨,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雨后小斋独坐》写作于雨后,表现了诗人在小斋中独自坐着,感受自然与心灵的宁静。这个时期,清代的文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雨后小斋独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雨后独处时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描绘了雨后宁静的氛围,檐下的水滴声和窗外树影的映射,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接着,通过琴声和雨水滴落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美妙,使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无常与世情的复杂,老去的岁月让世俗的情感变得乏味。然而,春天的到来又唤醒了诗人的创作激情,表明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再现。最后一句以“鼓吹新添两部蛙”作结,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也暗示了即使在宁静中也能找到新的乐趣。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虽身处独处却内心富足的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溜初停日已斜:雨水刚停,夕阳已经偏西,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2. 坐看树影上窗纱:静坐窗前,观察树影在窗纱上的摇曳,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3. 悠扬琴韵风敲竹:琴声在风中回荡,风轻轻敲打着竹子,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声。
  4. 滴沥脂痕雨洗花:雨水滴落在花瓣上,留下了清新的痕迹,象征着洗净与重生。
  5. 老去世情如嚼蜡: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俗的情感变得无趣、乏味,体现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6. 春来诗思又萌芽:春天的到来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7. 小斋莫更嫌岑寂:劝自己不要再嫌弃这份清静,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珍视。
  8. 鼓吹新添两部蛙:窗外的蛙声为生活增添了乐趣,暗示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情比喻为“嚼蜡”,形象地表达了无趣的感受。
  • 拟人:将自然景象(如风、雨、蛙声)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悠扬琴韵”和“滴沥脂痕”,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独处时的宁静与自省。诗中既有对过去世情的感慨,也有对新生命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丰盈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后:象征洗净与重生。
  • 树影: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 琴声:艺术与内心的沟通。
  • 脂痕:生命的痕迹与变化。
  • 蛙声:生机与乐趣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溜初停”意指什么? A. 雨水刚停止
    B. 夕阳西下
    C. 微风徐来

  2. 诗人为何觉得“世情如嚼蜡”? A. 因为生活丰富多彩
    B. 因为世俗情感乏味
    C. 因为春天的到来

  3. 最后一句提到的“蛙”象征着什么? A. 寂静
    B. 生机与乐趣
    C. 愁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王德馨的《雨后小斋独坐》与杜甫的《春望》: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王德馨更加关注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感受,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与民生的悲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王德馨诗文选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台体十二首 其十一 锡杖歌送明 夏至日作 送别沅 送薛十九丈授将作主簿分司东都赋得春草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墅即事书情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河南崔尹即安喜从兄宜于室家四十馀岁…因成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赎的词语有哪些 扣盘扪钥 不丰不俭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微臣 包含萃的成语 袂接肩摩 掘室求鼠 先字旁的字 褒贤遏恶 伦彝 云飞 御题 火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