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2:16
寄吴立夫
方梓 〔宋代〕
寻师负笈频千里,
授业登堂此一时。
我比栖苴宁得巳,
尔如附赘亦何为。
家山在望悠悠梦,
舍馆相逢叠叠诗。
归去尚须怜独客,
为传消息报南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吴立夫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提到,自己为了求学,背着书囊走了千里路,终于在此时登上讲堂授业。我与栖息于苴草的鸟儿相比,何能相比呢?你如同附着在他人身边的寄生虫,又有什么用呢?家乡就在眼前,仿佛如同悠悠的梦境。相聚于客舍之间,诗篇层层叠叠。归去的时候,仍然要怜悯孤独的旅人,为了传递消息寄托给南方的朋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梓,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求知和人际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求学期间,表达了对师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教育与友情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求学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求知路上的坚持与艰辛。开篇以“寻师负笈频千里”引入,表现了求学的决心和不懈努力。接下来的“我比栖苴宁得巳”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渴望独立与自由的心情。而“尔如附赘亦何为”则暗含对他人依附的批判,强调了独立的重要性。
中间的“家山在望悠悠梦”带有浓厚的思乡情绪,家乡的景象如梦般浮现,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最后几句“归去尚须怜独客,为传消息报南枝”则道出归去的愿望与对友人的牵挂,显示出深厚的人际情感与责任感。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清晰的意象,勾勒出求学者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孤独的描绘,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对独立的追求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人文情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负笈”意思是:
A. 负担
B. 求学
C. 旅行
D. 休息
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
A. 想念
B. 忘记
C. 轻视
D. 反感
“尔如附赘”在诗中表示:
A. 依附他人
B. 自由独立
C. 追求知识
D. 思念故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