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1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14:53
缺月疏星夜己阑,风凄露重逼人寒。
邮亭破晓经行处,不似今朝酷鼻酸。
在缺月和稀疏星光的夜晚已近深夜,寒风凄厉,露水沉重,使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在邮亭破晓时经过的地方,和今天早上相比,心中感受到的悲伤更加强烈,令人难以忍受。
在古代,月亮和星星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缺月和疏星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同时,邮亭作为驿站,不仅是交通的节点,更是人们情感交汇的地方,诗中通过对比“今朝”和“经行处”,深化了对逝者的思念。
徐暄,宋代诗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他的诗风清新、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仲秋时节,正值丰收季节,但诗人却因怀念东莱先生而感到悲伤。东莱先生,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师长,其逝去让诗人心中充满惆怅,因而写下此诗以寄托哀思。
徐暄的《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 其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整首诗通过缺月、疏星、寒风和重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氛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伤。
开篇的“缺月疏星”不仅描绘出秋夜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缺失。正是这种孤独感,使得寒风与露水显得更加刺骨,增添了诗中情感的深度。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邮亭破晓经行处”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回忆的沉重,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往昔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一句“不似今朝酷鼻酸”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诗人不仅在此感受到生离死别的痛苦,还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心灵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悲伤,反映出人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缺月”象征什么?
诗中“邮亭”主要象征着什么?
“酷鼻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夜晚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虽然背景和情感有所不同,但都采用了自然景物来传达深刻的人生感悟。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映照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风格上与徐暄的诗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