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九锁山·天柱峰》

时间: 2025-07-29 07:26:40

诗句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6:40

原文展示:

游九锁山·天柱峰 林景熙 〔宋代〕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紫翠色的山巅上卓立起一座孤峰,一股清泉从山间流下,直抵宫殿之前。 这座山峰与地面相邻,高达千尺,如同擎天之柱,但它并不支撑东南方的半边天空。

注释:

  • 卓:高耸。
  • 孤峰:独立的山峰。
  • 紫翠巅:紫翠色的山巅。
  • 流泉:山间的泉水。
  • 一脉:一股。
  • 宫:指山中的宫殿或庙宇。
  • 擎天柱:比喻极高的山峰。
  • 不拄:不支撑。
  • 东南半壁天:东南方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风格沉郁悲壮。这首诗描绘了九锁山天柱峰的雄伟景象,通过山峰与天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国家命运的隐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天柱峰的描绘,隐喻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柱峰的雄伟景象,通过“擎天柱”这一形象,展现了山峰的高大与稳固。然而,“不拄东南半壁天”一句,又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暗示即使有如此雄伟的山峰,也无法支撑起国家的安定。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谁卓孤峰紫翠巅”,以问句开头,引出孤峰的高耸,紫翠色的山巅增添了神秘感。
  • 第二句“流泉一脉到宫前”,描绘了山泉的流动,与宫殿相映成趣,增添了诗意。
  • 第三句“地邻千尺擎天柱”,直接描绘了山峰的高大,如同擎天之柱。
  • 第四句“不拄东南半壁天”,通过转折,表达了山峰虽高,却无法支撑起东南方的天空,隐喻国家的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擎天柱”比喻山峰的高大。
  • 转折:“不拄东南半壁天”通过转折,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天柱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孤峰、紫翠巅、流泉、擎天柱。
  • 详细解释:孤峰象征独立与坚韧,紫翠巅增添了神秘与美丽,流泉象征生命与活力,擎天柱象征高大与稳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擎天柱”比喻什么? A. 山峰的高大 B. 国家的命运 C. 诗人的理想 D. 自然的壮丽

  2. “不拄东南半壁天”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山峰无法支撑天空 B. 国家面临困境 C. 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D. 自然景观的壮丽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泰山的高大,表达对自然的赞叹。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与林景熙《游九锁山·天柱峰》:两者都描绘了山峰的高大,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而林景熙的诗则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理解诗中的自然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池亭夏昼 秋雨 思政堂东轩偶题 久雨初霁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 其二 小园花盛开 病疟两作而愈 秋夜池上作 行东山下至南岩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燕环 祥麟威凤 倒八字的字 刀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求仁得仁 渺开头的成语 鸬鹚杓 鬲字旁的字 围脖 雝区 板板六十四 祸中有福 豚子 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气冲志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