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3:07
原文展示:
溪亭 林景熙 〔宋代〕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白话文翻译:
在清秋时节,我心中还有些许思绪,日暮时分依然停留在溪边的亭子里。高高的树梢上,月亮初升,显得有些苍白,微风吹来,我酒意半醒。独自一人穿过落叶堆,悠闲地坐着数着飞舞的萤火虫。不知从何处传来了渔歌的声音?只见远处水边有一盏孤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梦窗,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诗人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秋日暮时分,独自在溪亭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秋日暮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溪亭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一句,既描绘了月色的苍白,又表达了诗人酒意半醒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则进一步以动衬静,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周围的自然景物,加深了这种宁静和孤寂的感受。最后两句“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以渔歌和孤灯为点睛之笔,增添了一丝乡愁和远方的遐想,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清秋日暮时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高树月初白”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月亮初升 B. 树叶苍白 C. 树梢高耸 D. 风力微弱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兴奋 C. 忧郁 D. 宁静
诗中“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中的“渔歌”和“孤灯”分别象征什么? A. 乡愁和孤独 B. 欢乐和希望 C. 宁静和远方 D. 忧郁和迷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