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李泣别图》

时间: 2025-05-04 20:45:23

诗句

事已矣,泣何为?

苏武节,李陵诗。

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45:23

原文展示:

苏李泣别图
作者: 刘辰翁

事已矣,泣何为?
苏武节,李陵诗。
噫!

白话文翻译:

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哭泣又有什么意义呢?
提到苏武的节操,想到李陵的诗篇。
唉!

注释:

字词注释:

  • 事已矣:事情已经结束了。
  • 泣何为:哭泣又有什么用呢?
  • 苏武:苏武是汉朝的著名忠臣,因拒绝投降而被流放,表现出坚贞不屈的节操。
  • 李陵:李陵是汉朝的将领,因战败而被俘,后期投降敌国,受到后世争议。

典故解析:

  • 苏武节:指的是苏武在匈奴的艰苦岁月中坚持不屈的精神,象征着忠诚和正义。
  • 李陵诗:提到的李陵诗,暗指其战败后的心境与后来的选择,反映忠诚与背叛的对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人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苏李泣别图》创作于一个对忠诚与背叛充满思考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苏武和李陵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反映出对忠诚的追求与对背叛的失望。

诗歌鉴赏:

《苏李泣别图》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蕴,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开头“事已矣,泣何为?”直接传达出一种对已发生事情的无奈与冷静。诗人在这里并没有选择沉浸于悲伤,而是选择了理性地考虑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一句中,诗人似乎在反问自己和读者,情感的宣泄是否真的有助于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苏武节,李陵诗”则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苏武以其坚定的节操而著称,李陵则由于战败选择了投降,这在历史上引发了不同的评价。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探讨忠诚与背叛的复杂性。在这短短几句中,诗人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表现出对忠诚的向往和对背叛的失望。

最后的“噫!”表达了一种感慨与叹息,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反思。整首诗简短而意味深长,引发人们对忠诚、背叛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事已矣,泣何为?:事情已经发生,后悔与悲伤又有什么用呢?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冷静思考。
  • 苏武节,李陵诗。:提到苏武的忠诚与李陵的背叛,暗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 噫!:这一叹息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也是对人类情感深处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苏武与李陵的对比,突出忠诚与背叛的主题。
  • 感叹:使用“噫!”来传达诗人的情感波动,从而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忠诚与背叛,反映出历史人物的命运对人性的启示,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背叛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悲伤与无奈。
  • :象征着忠诚与坚守。
  • :象征着情感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武”象征什么?

    • A) 背叛
    • B) 忠诚
    • C) 战败
    • D) 诗歌
  2. “事已矣,泣何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激动
    • B) 无奈
    • C) 快乐
    • D) 恐惧

答案

  1. B) 忠诚
  2.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忠诚与人生价值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对比,二者均涉及送别,但《苏李泣别图》更侧重于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而《送元二使安西》则更多表现了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与梦得偶同到敦诗宅,感而题壁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 戏礼经老僧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寄太原李相公 王子晋庙 时世妆 酬微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焌热 诊断程序 母字旁的字 撞结尾的成语 包含袅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以水洗血 包含毋的词语有哪些 收成弃败 人生哲学的一课 不腆之酒 瓦字旁的字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凉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瞑子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