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1:25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傍晚的阳光照耀着山峦,渐渐消逝,我在柴门外送别朋友。
心中惆怅,野外的离别,让我感到不舍,热情地叮嘱他在岔路口的言语。
在茂密的树林中我可以稍作休息,乔木却在风中翻飞。
不要让山谷的风来嘲讽我,必须让友谊永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号阮亭,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生于盛唐,性情洒脱,喜爱自然,常与友人游山玩水,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的友人张子容参加进士考试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唐代的科举制度使得许多士人纷纷参加考试,诗中蕴含着对友人前程的期许与对离别的惆怅。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送别诗。开头两句通过夕阳西下的意象,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略显伤感的送别场景。诗人用“夕曛山照灭”来渲染即将离别的氛围,山的轮廓在夕阳中逐渐消失,象征着友人的离去与不再相见的惆怅。
接下来的“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则把诗人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展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在即将分离的时刻,诗人不仅感到不舍,还认真叮嘱友人,要在分岔路口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期望。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茂密的树林让人感到安逸,然而“乔木尔飞翻”又暗示着风的变幻无常,象征着人生道路的不可预测。
最后一句“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则是对友谊的坚守与期望。诗人希望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坚守友谊,并不被外界的嘲讽所动摇,这一情感在整个诗中形成了一个温暖而感人的结尾。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孟浩然作为诗人的高超技艺与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使得离别的场景更加动人,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哲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既自然又富有哲理的送别场景,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岐路”代表什么?
A. 友人的选择
B. 自然景象
C. 生活的无常
D. 诗人的忧愁
“夕曛山照灭”中的“夕曛”意指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黄昏时分
C. 昼夜交替
D. 星光闪烁
诗中提到的“谷风”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柔和
B. 友谊的长存
C. 人生的挑战
D. 生命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与《送张子容进士赴举》相似,但在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诗歌体验。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孟浩然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