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3:29
佳期春过又秋残。
说今年。更明年。
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
海雁一声灯半落,
向巫山,便为云也枉然。
枉然。枉然。复何言。
被又单。枕又寒。
蟋蟋蟀蟀,汝何苦恼却人眠。
难将心事,吹堕到君边。
容似黄花身似露,
谁信道,到如今直恁般。
良辰美景已是春去秋来,
今年已过,明年又将来。
何必让西风,偏偏牵动心中愁苦。
海雁叫声,灯光照中半落,
望向巫山,云彩也只是徒然。
徒然,徒然,还有何话可说?
被褥单薄,枕头又冷。
蟋蟀在鸣,何苦扰人入眠?
难以将心事,随风送到你身边。
就像黄花和露水,
谁能相信,至今还是这般。
丁澎,清代诗人,生于乱世,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深沉。
《江城梅花引 秋恨》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秋天是凋零的季节,诗中蕴含着深深的忧伤。
全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几句回顾春季的美好,随后转向秋天的萧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感。在“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中,西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象征,牵引着诗人的思绪,愁苦随之而生。接着,海雁的叫声和灯光的半落,象征着孤独与离别,增添了诗的凄凉气氛。重复的“枉然”加深了失落感,似乎一切努力都显得无用。最后,蟋蟀的鸣叫与心事的无处倾诉,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诗人内心的压抑与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思念情感,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孤独,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江城梅花引 秋恨》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诗中的“蟋蟀”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