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3:40
冢中夷跖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老。
坟墓中夷、跖的干尸如今也只是枯骨,
在他们身后的人享有着名声。
我读完《永阳文献录》,不禁感叹,真可怜那口齰舌的老者。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名声的反思。前两句以夷、跖的典故引入,强调了人们在死后仍然能够享有名声的概念,暗示着名声的虚幻和短暂。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无情。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自己所读文献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名声的复杂态度。整体上,诗歌既有历史深度,也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在汉字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声与死亡的思考,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渺小,同时也反映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和对过往人物的同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夷、跖”是指什么?
a) 古代诗人
b) 古代盗贼
c) 古代皇帝
诗人对“身后逢干享令名”有何感慨?
a) 名声的重要性
b) 名声的虚幻
c) 名声的永恒
“可怜齰舌老司老”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知识的追求
b) 对名声的渴望
c) 对老人的同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