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6:18
暇日登层城,目眺黄花冈。
来山何岌岌,余势犹回翔。
郡治枕其中,溪流绕其旁。
建中实经始,淳佑罗怀襄。
河伯何不仁,平陆如江洋。
水余予领牧,初至觉荒凉。
赖天赐连稔,田里多稻粱。
旧观喜渐复,新屋兴示央。
偶领宾戚游,松下倾杯觞。
岚气接洲渚,举目皆寒苍。
在一个闲暇的日子里,我登上高楼,眺望着远处的黄花冈。来到这座山上,山势是多么巍峨,余韵仍在空中回旋。县城恰好坐落在这里,溪流环绕其旁。建中年间的繁荣,淳佑年间的和谐,令人怀念。河伯为何对这片土地不仁,难道这里的平原不如宽广的江洋?在这片水域中,我初来时感到一片荒凉。但天赐的连年丰收,田地里长满了稻谷和粮食。昔日的景观逐渐恢复,新房子也在兴建。我偶尔带着亲友游玩,在松树下举杯畅饮。山岚的气息飘荡在洲渚之间,抬头望去,四周尽是寒冷的苍茫。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诗作创作于赵汝腾的闲暇时光,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思考。在国家政治逐渐稳定、百姓生活逐步富裕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暇日领客登眺》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山水画面,诗人在一个闲暇的日子里,登上高楼,俯瞰黄花冈,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人文的情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有着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有着对乡土发展的深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舒展的节奏,诗人从山水景观的描写逐渐引入社会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尤其是“赖天赐连稔,田里多稻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情感上,诗人既有对乡土的深情,又有对未来的希望。通过与宾客的欢聚,诗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友谊,使得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一丝温情。最后一句“举目皆寒苍”,以苍茫的景象结束,留下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给读者以深刻的余韵。
整首诗展现了对乡土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人在何时何地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提到的“河伯”象征什么?
诗中“赖天赐连稔”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