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7:45
忽报斯人讣,伤哉命压头。
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
学道鱼千里,辞家貉一丘。
幸哉犹有子,可解二亲忧。
忽然听到这个人的讣告,真是令人伤心,命运如同重压在头上。
我心中惶惶,似乎有无形的索带,失落中我究竟在追求什么呢?
追求道理的路途如同鱼儿千里而行,离开家乡的我却像那丘上的獾。
幸好还有孩子在身边,可以减轻双亲的忧虑。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诗中对命运无情和对家庭的思念,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学道”和“辞家”可以引申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诗文并茂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赵汝腾听闻友人去世之时,表达了他对逝者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责任的认知。
《挽盛君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通过对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悼念与人生哲思。开头一句“忽报斯人讣”,直接引入主题,瞬间使人感受到悲痛的氛围。接着“伤哉命压头”,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压迫感,令人心生共鸣。
而后两句“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诗人以惶恐和失落的心情,反思自己追求的意义,这种对自我和人生的质疑,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最后两句“幸哉犹有子,可解二亲忧”,虽然是对家庭的温暖思考,但也暗示了诗人在失去后依然要承担责任的无奈。
整首诗虽以哀伤为主,但又兼具哲理性,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最终转化为对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死亡的哀悼,探讨人生的意义,表达对家庭责任的思考,最终在悲痛中寻求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斯人”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逝者
C. 诗人的父母
D. 朋友
诗中用“鱼千里”比喻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追求理想的艰难
C. 离家出走
D. 朋友的离世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愉悦
C. 希望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