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55:21
采桑子·无端恼破桃源梦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无端恼破桃源梦,
明日青楼。
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应嫌衫袖前香冷,
重傍金虬。
歌扇风流,
遮尽归时翠黛愁。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因梦中桃源的美好而感到烦恼,明日又要回到繁华的青楼。词中提到的“玉腻花柔”象征着美好而易逝的事物,恨不得如同行云一样随意去留。可能是因为衣袖上香气渐冷,才更加依赖那金色的虬龙(象征着美好和幻想)。最后一句提到歌扇的风流,遮掩了归家的时刻所带来的愁苦。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善之,号惭愧山人,宋代著名词人,善于抒情,作品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其词风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作者生平中期,正值宋代繁华的社会背景中,词人常常在繁华的环境中感受到孤独与惆怅,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这首《采桑子·无端恼破桃源梦》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展现了晏几道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无端恼破桃源梦”,便点明了词人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产生的苦恼。桃源梦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明日青楼”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接受,形成鲜明的对比。
词中“玉腻花柔”的描写,既是对美丽事物的赞美,也暗含着短暂和易逝的意象,令人感到惋惜。接着“应嫌衫袖前香冷”,则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失落,情感愈加沉重。最后“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不仅描写了歌舞的热闹,也隐含了归家时的愁苦,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深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诗词测试:
“桃源梦”指代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旅行经历
答案: A
词中提到的“青楼”象征什么?
A. 休闲场所
B. 繁华与现实
C. 自然风光
答案: B
“应嫌衫袖前香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疲惫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