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淮阴行》

时间: 2025-05-07 06:36:52

诗句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52

淮阴行

原文展示: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白话文翻译:

这是什么东西让我羡慕呢?我羡慕的是那只停在船尾的燕子。
它叼着泥土追随着船的桅杆,栖息在这里,常常与它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我,指诗人自己。
  • :羡慕,嫉妒。
  • :此处指船上的人或主人。
  • 船尾燕:指停在船尾的燕子,象征自由与亲密。
  • 衔泥:叼着泥土,燕子用泥土筑巢。
  • 樯竿:船的桅杆。
  • 宿食:栖息和觅食。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具体提到历史典故,但燕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自由和爱情,常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诗人,官至礼部侍郎。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和景象,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

创作背景: 《淮阴行》是刘禹锡在淮阴地区所作,诗中通过燕子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羡慕。诗写于唐代中期,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尤为明显。

诗歌鉴赏:

《淮阴行》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诗开篇以“何物令侬羡”引入,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接着,诗人通过对船尾燕子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燕子在船尾自由翱翔,叼泥筑巢,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与诗人内心对安宁和美好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描绘了船和燕子的和谐美好。通过燕子的栖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却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这种写法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难以言表的情感,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物令侬羡:开篇抛出问题,自然引导读者思考。
  2. 羡郎船尾燕:表达对船尾燕子的羡慕,暗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3. 衔泥趁樯竿:细致描绘燕子叼泥的动作,生动形象。
  4. 宿食长相见:燕子栖息在船上,象征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没有明显的比喻,但燕子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象征。
  • 拟人:燕子的行为被赋予人性,表现出亲切和温暖的氛围。
  • 对仗:诗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燕子作为象征,既让人羡慕,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自由、亲情、温暖的象征。
  • :流动的生活,象征着变化与不拘一格。
  • 泥土:筑巢的素材,象征着生活的根基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诗人羡慕的是什么? A. 浪花
    B. 船尾的燕子
    C. 星星

  2. “衔泥趁樯竿”中“樯竿”指的是什么? A. 船的桅杆
    B. 树木
    C. 房屋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渴望自由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刘禹锡的《淮阴行》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而白居易则更注重对离别情感的抒发。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刘禹锡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秋怀三十六首 天人吟 同王胜之学士转运赏西园芍药 窥开吟 其九 秋尽吟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三 春天吟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二 代简谢朱殿直赠长韵诗 又一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森壁 工字旁的字 望文生训 釒字旁的字 弦外之音 齐伦 自字旁的字 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漱石枕流 华实相称 夫脚 斗字旁的字 声色犬马 本剽 奢者心常贫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