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8:00
原文展示:
青云岂望更翱翔,览照唯添鬓雪光。 为郡自知无政术,归田犹拟拜封章。 且眠锦帐趣兰省,终掩云关卧草堂。 三入承明已过分,有何词笔敌长杨。
白话文翻译:
我并不奢望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照镜子时只看到白发增添。 作为郡守,我自知没有高明的政治手腕,但仍计划退休后请求封赏。 暂且在华丽的帐篷中安睡,最终还是要隐居在简朴的草堂。 三次进入朝廷已经足够,我的文笔怎能与长杨宫的文人相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语言通俗。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禹偁回应高邮知军蒋殿丞的赠诗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王禹偁对官场生涯的深刻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青云岂望更翱翔,览照唯添鬓雪光”直接表明了作者对高升的淡漠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颔联“为郡自知无政术,归田犹拟拜封章”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自己政治才能的自知之明和对退休后生活的规划。颈联“且眠锦帐趣兰省,终掩云关卧草堂”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隐居生活,突出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尾联“三入承明已过分,有何词笔敌长杨”则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朝廷文人的敬仰和对自身文才的自知之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王禹偁一贯的文学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才能的自知之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云岂望更翱翔”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淡漠? A. 高官显爵 B. 隐居生活 C. 政治才能 D. 文学创作
“为郡自知无政术”中的“政术”指的是什么? A. 政治手腕 B. 文学才能 C. 军事策略 D. 商业技巧
诗中“终掩云关卧草堂”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文学创作 D. 军事生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