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6:02
学者山斗吾径坂,杜门养志衣莱斑。
孤峰度越青云上,一世失得浮埃间。
凤鸣思诚频遗讯,龙卧草庐相对閒。
三贤鼎立名师友,衢江万古身潺湲。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学者在静谧的环境中修身养性,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学术交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学问、远离世俗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想人格和修身养性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学者”、“孤峰”、“凤鸣”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开篇的“学者山斗吾径坂”,描绘了学者在艰难的求学之路上披荆斩棘,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紧接其后,“杜门养志衣莱斑”则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
“孤峰度越青云上”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高远的画面,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世失得浮埃间”则反映了人生的得失与浮沉,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保持心中的清明与坚定。
后半部分的“凤鸣思诚频遗讯,龙卧草庐相对闲”,则描绘了诗人与好友之间志同道合的情谊,以及在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安详。最后一句“三贤鼎立名师友,衢江万古身潺湲”不仅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理想与内心的宁静,强调友谊与志向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孤峰”象征什么?
诗人选择杜门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三贤鼎立”中的“三贤”指的是?
对比赵汝腾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赵汝腾更强调友谊与理想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着重于自然的简单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