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2:41
潦馀多稼犹中熟,种晚嘉蔬亦半收。
黄耳蕈生殊自喜,白头韭长复何求。
比量傍舍惭温饱,诵咏农书儆堕偷。
偶有一樽难独歠,过门谁肯小迟留。
全诗翻译:
田间的水尽管还剩一些,但庄稼依然丰收;种植的晚熟蔬菜也有一半的收成。看到黄耳蕈的生长,心中非常高兴,而白头韭的生长又有什么可奢求的呢?对比周围的生活,我感到惭愧于温饱;吟诵着农书,提醒自己不要堕落偷懒。偶尔有一樽酒,难以独自品尝,路过的人谁又愿意稍作停留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在反映农事生活、表现诗人自省和自励的过程中,隐含着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多样,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乡土情感著称,尤其在描写农事和自然方面有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 《对食作》写于陆游晚年,生活在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他对农事的关注与自励精神。诗中通过描写自己的收成,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揭示了对现实生活的自省与反思。
《对食作》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展现了陆游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与自省。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入手,描绘了农田的丰收,虽然水洼依旧存在,但庄稼依然成熟,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乐观。接着提到的黄耳蕈和白头韭,表明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珍惜,强调了即便在简单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快乐。
诗的后半部分,陆游通过“比量傍舍惭温饱”一句,表达了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农民辛劳的深刻理解。这里,他感到惭愧,说明他对温饱的追求并不满足于现状,反而自省以警示自己不应堕落。最后一句“偶有一樽难独歠”,不仅表达了孤独感,也反映出他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渴望有人分享生活的点滴。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自励精神,其对于农事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反思,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农事展开,表达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自励。诗中透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对食作》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黄耳蕈”是一种什么?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对食作》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农事的描写,但陆游更强调个人的自省与对简朴生活的珍惜,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表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更为乐观,后者则充满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