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51
初秋夜赋
作者: 陆游 〔宋代〕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
露气房栊冷,砧声岁月遒。
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
闻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
在酷热的夏季尚未完全过去时,清新的秋天突然降临。
露水使房间变得寒冷,砧板上的敲打声伴随着岁月的流逝。
悲伤的蛩虫在草根上低声吟唱,孤独的磷火在竹间游荡。
听说河南和北方,蝗虫的灾害已经笼罩了百州。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尤其以诗歌著称。
《初秋夜赋》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多难,社会动荡。此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初秋夜赋》以清新而略显忧伤的笔调,描绘了初秋的夜晚,展现了陆游对时光、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受。首句“炎熇犹末伏”不仅引入了秋天的早期气候,也暗示了陆游对炎热的厌倦,表现出他对凉爽秋夜的渴望。其次,诗人在“露气房栊冷”中形象地描绘了初秋的寒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令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
诗中的“砧声岁月遒”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主题,砧板上的声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描绘了秋虫的悲鸣与孤独的景象,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最后两句“闻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则点出社会动荡与困扰,暗示着蝗虫灾害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陆游对秋天的敏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陆游深厚的历史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诗中“白话文翻译”所提到的“露气”指的是什么?
A. 热气
B. 湿气
C. 风
D. 光
诗中提到的“悲蛩”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欢快
B. 秋天的凄凉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热情
“飞蝗暗百州”中,“飞蝗”指的是什么?
A. 蚂蚁
B. 蝗虫
C. 蝴蝶
D. 蜜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