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6:47
街鼓鼕鼕霜月寒,冶游夹道拥如山。
衡门谢客孤吟过,铃阁忧民一念关。
变赤地馀成佛国,望红云处隔仙寰。
华灯收了霏微雨,最好耘田更钓湾。
街道上传来鼓声,寒冷的霜月映照着一切,游玩的行人如山般聚集在两旁。
在衡门之外,我拒绝了客人,独自吟唱经过;铃阁中,我心中忧虑民众的苦难。
即使曾经的红土地变成了佛国,但远望红云的地方却隔着仙境。
华灯已收,细雨轻洒,最好的还是在田间耕作或在湾里垂钓。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早期受王安石影响,后期受到陆游等人的影响。他的诗作多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民众的忧虑。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民众的关心及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刘克庄的《和乡侯灯夕六首 其五》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的孤独。诗的开头以“街鼓鼕鼕霜月寒”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景象,鼓声的回响似乎在烘托着这个夜晚的冷清与寂寞。接着,诗人通过“冶游夹道拥如山”展现了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衡门谢客孤吟过”中,诗人拒绝了外界的喧嚣,选择独自吟唱,表达了他对内心独处的珍视与对世事的思考。而“铃阁忧民一念关”则体现了诗人心系民众的情怀,表现出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后半部分,诗人借“变赤地馀成佛国”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而“望红云处隔仙寰”则显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最后,诗人在“华灯收了霏微雨”中找到了一种归宿感,认为最美好的生活在于平淡的耕作与垂钓,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包容。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内心孤独的反思,同时渴望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中“街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高兴 D. 悲伤
“衡门谢客”中的“谢客”意味着什么? A. 欢迎客人 B. 拒绝客人 C. 忙碌接待 D. 送客离去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A. 街鼓 B. 佛国 C. 钓湾 D. 红云
对比刘克庄的《和乡侯灯夕六首 其五》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表现了对民众的关怀和内心的孤独,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陆游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两个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