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00
暂抛穑事竞芳晨,在野稀疏总在闉。
俚俗欢言宜上庙,贤侯初意欲新民。
今无麟笔非观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鲁中儒服者,闲搔白发看游人。
我暂时抛开农事,享受这美好的清晨;
在乡野中,稀疏的草木也都在门前。
民间的欢声笑语,适合在庙中祭拜,
贤明的君主初衷是想要新民。
如今没有了麟笔(古代文人所用的笔),无法观赏社祭,
而古代有豚蹄可供祝神之用。
我身为鲁中的儒生,
闲坐搔首,白发苍苍,看着游人来往。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宋代诗人,字梦阮,号天池,晚号天台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写乡村生活和祭祀习俗,表达对旧俗的怀念与对新民生活的思考。
《又三首 其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变革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抛开了繁忙的农事,转而享受清晨的宁静,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着,诗人观察到乡村的风俗,民间的欢声笑语在庙中祭拜,而贤明的君主希望能通过新民政策改善百姓的生活,显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期待与关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现在缺乏古代文人所用的优良笔墨,无法传达对社祭的观感。此时,古代的祭神方式依然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诗人自述身为儒生,闲适地搔首白发,目睹游人往来,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世变化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对社会变革的深思,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对人性关怀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社会变革的思考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
诗中提到的“麟笔”象征什么?
A. 农事
B. 文人笔墨
C. 祭祀供品
D. 游人
诗人对古代祭神方式的感慨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现代的赞美
B. 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C. 对乡村生活的厌倦
D. 对贤明君主的不满
“暂抛穑事”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忧虑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