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青县张树筠先生咏怀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6 02:11:03

诗句

药书涉猎记从前,济世平生不爱钱。

敢谓清廉夸品节,养生窃幸有良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1:03

原文展示:

药书涉猎记从前,济世平生不爱钱。
敢谓清廉夸品节,养生窃幸有良田。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研究过医书,终生致力于济世,淡泊名利。
我敢说自己清白正直,品德高尚,能有良田养生,实属幸运。

注释:

  • 药书:指医学书籍,这里强调作者对医学的研究。
  • 涉猎:泛指对某事物的研究或探讨。
  • 济世:帮助世人、拯救众生,强调作者的志向。
  • 不爱钱:表示不追求金钱,强调清贫的生活态度。
  • 清廉:形容为人正直,没有贪污腐败的行为。
  • 品节:品德和节操。
  • 养生: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窃幸:暗自庆幸,感到幸运。

典故解析:

  • 济世:古代思想家常提及的理想,强调士人应以帮助他人为己任。
  • 清廉:与古代文人理想相符,许多文人以清白自持为荣,如陶渊明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履廷,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与个人的志向,风格朴实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对清白与正直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庞履廷对医术的热爱与追求,强调了他在物质世界中的淡泊与对金钱的无欲。诗中展现了深厚的道德情怀,诗人自信地宣称自己“敢谓清廉夸品节”,显示出对个人品德的自豪和对社会价值的坚定信念。

全诗以“药书涉猎”开篇,表明了诗人对医学的深入研究,这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他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接着提到“济世平生不爱钱”,直接点出诗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人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而不是金钱的积累。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敢谓清廉夸品节,养生窃幸有良田”中,诗人虽然有良田,但他更重视的是清白的品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自我安慰式的“窃幸”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知足与感恩。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药书涉猎记从前”:诗人回顾自己对医书的研究,表明了其治病救人的志向。
    • “济世平生不爱钱”:强调为人处世的原则,金钱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
    • “敢谓清廉夸品节”:直言自己的品德,勇于自我肯定。
    • “养生窃幸有良田”:虽有土地,但更感激于自己能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济世”和“不爱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高尚的品德。
    • 夸张:在“敢谓清廉”中表现出诗人对自己道德的自信。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追求清白与正直的生活态度,强调人应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

意象分析:

  • 药书:象征智慧与知识,代表诗人追求的职业理想。
  • 良田:象征物质基础,为诗人的健康与生活提供保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蔑视
    D. 追求

  2. “敢谓清廉夸品节”中的“清廉”指的是: A. 富有
    B. 贪婪
    C. 正直
    D. 暴躁

  3. 诗中提到的“养生”主要是指: A. 追求金钱
    B. 享受生活
    C. 保持健康
    D. 学习医术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清白生活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自然之美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庞履廷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强调对清白生活的追求,但庞更注重社会责任,而陶则更侧重个人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庞履廷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安福李令朝华亭 满庭芳(妓女)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 放言十首 题杜盘涧叟冥鸿亭 录梦篇 其一 行迈杂篇六首 砌台晚思 西江月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弱不禁风 断壁残垣 仰屋着书 砦堡 情藻 神工妙力 羽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包含财的词语有哪些 殊路同归 莫开头的成语 笔音 一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亡国三户 皮褐 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