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5:20
浮亭露饮玉樽空,千里心期此夕同。
海路想经春草绿,越吟愁对夜灯红。
他山花发莺啼后,别墅春归积雨中。
圣代祇今无隐逸,不应多病卧孤蓬。
在高浮的亭子上,饮酒的玉樽却空空如也,远隔千里,我心中期盼今晚与你共饮。海边的路上,想必经历了春草的翠绿;而在越地吟唱时,愁苦对着夜晚的红灯。别的山上,花儿在黄莺啼鸣之后绽放,春天的别墅在细雨中归来。如今的圣代,哪里还有隐逸之人呢?不应多病卧于孤独的蓬草中。
作者介绍:林鸿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感受到社会的浮躁,渴望一种隐逸的生活,寄托了对知音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忆龙门高逸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以“浮亭”和“玉樽”构建出一种高雅的饮酒场景,诗人虽然身处优美的环境,但却因玉樽空空感到孤独和惆怅。接下来的“千里心期”则表达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诗人用“海路想经春草绿”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暗示着与友人相聚的期盼。
随后,诗人转向描绘别的山头春意盎然的景象,反衬出自己身处的孤独,突显出隐逸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圣代祇今无隐逸”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体现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怀念与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自然及隐逸理想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友人的思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浮亭”主要象征什么?
A. 高雅的生活
B. 贫困的生活
C. 忘却的生活
D. 喧闹的生活
“千里心期此夕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D. 失落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名利的鄙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